陈列展览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基本方式,既是助力博物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产品,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“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·策展笔记”(第一辑)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
陈列展览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基本方式,既是助力博物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产品,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2022年,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举行了3万多场线下展览,而“策展笔记”则是对博物馆界“奥斯卡”——中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的高度浓缩,将留存时间短的展览用图文的形式予以“永生”。
策展作为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,策展人不仅要吸引观众“看热闹”,而且承担着引导观众“看门道”的重任——从展览是什么,到主题是什么、结构是什么,这些并非有迹可循,而是长期“磨出来”的。
2020年,陕西历史博物馆的“彩陶·中华——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”大型精品彩陶文物展曾一票难求,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在一次采访中说过,策展时、写作中他们要不仅回应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形成机制这个重要问题,而且要拓宽、延长展览的生命:线下展览时没有“档期”在“出差”的展品、当时“状态”不好的展品,甚至展览时处在修复中的展品都纳入“策展笔记”中;虽然彩陶展的展览时间只有6个月,但是经过“策展笔记”的出版,便把这美丽的瞬间定格了,成为了永不谢幕的展览。
“彩陶·中华——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”大型精品彩陶文物展
2021年首座“国字号”运河主题博物馆—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开馆展览十分火爆,不仅是源于其如同一艘巨型船只的“网红”造型、一万余件(套)展品横跨春秋至当代、涵盖古籍文献、书画、碑刻、陶瓷器、金属器、杂项等各类文物,更在于其团队历时三年多时间梳理出的知识体系,即观众参观时要关注什么,比如大运河的历史变迁、历代各类型船舶的发展、河工的智慧以及沿岸非遗……也才有了开展时令观众身临其境的“大运河——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”“因运而生——大运河街肆印象”两个基本陈列和沉浸式体验极好的“运河上的舟楫”“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”等9个专题展览。
如何全流域、全时段、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,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、时代价值、当代形象?以实景和数字投影结合的方式拓宽、延长展览的“生命”不失为一种方法:展览数字化,突破了文物的展陈形式,让文物以数字化方式呈现,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……在图书中,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巧思:为配合展览全色采用蓝色基调,图书选用水蓝色为基底颜色;为更好地呈现数字化影片转化为平面的形式,插图则采用连排和跨页形式,增强视觉震撼感。如此一来,《因运而生》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虽然展览时间有限,但是列入“策展笔记”之后,它不仅成了永不谢幕的展览,而且还呈现出了更多有深度的策展理论和有趣的幕后故事。
中国大运河博物馆“运河上的舟楫”展览
“策展笔记”立足于文物展陈,以“笔记”这种谈天说地的形式展现展览的创生,畅谈策展的过程及感想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曾说:“‘策展笔记’呈现了一种从无到有、再到成熟的过程,展览不再只是文物的组合,而是一种专业方法的应用。它打破了常规策展类图书的成规,不仅可以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提升,而且体现了博物馆学在博物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;不仅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,而且打通了时间与空间、过去与未来。”原来,手握这套书,观众不只可以看文物,还可以看空间,了解精品展览的“幕后花絮”,更可以体悟博物馆的展陈之美。
从“遥远”的空间到“触手可及”的书本,“策展笔记”既是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“揭秘”,也有对策展工作的反思总结;既将馆舍天地和大千世界里的中华故事镌刻在精美的书页中,也吸引着我们“走进”一座座博物馆。从此,“逛”起来不再是漫无目的地“打卡”,而是有体系地“观展”。
作者:马一萍
文:马一萍编辑:袁琭璐责任编辑:朱自奋
此文转载自文汇报。